孩子調皮好動老師讓家長陪讀怎么辦

這是絕對不可以的。

目前,九年義務教育學校,小學六年加上初中三年,學生除非是重大違記(如犯法了,如危害到民族利益了),是不允許勸退的。

說一個真實的例子:去年我們學校一年級新入學一個小學生,腦子有點問題,不知道上課下課,甚至找不到自己的教室,要家長送進門。到放學老師送隊時,要牽著她的手送到家長手中,要不然就找不到她了。上課時說不定什么時候就吵,影響上課。還愛動手,和小朋友打架,有很多家長反映過。學校做過工作,勸她去上特校,家長不讓去。家長很明確,不要求成績,給看好孩子就行。沒辦法,老師只好安排她自己一張桌,離其他同學遠一點。

看,這個孩子的問題這么嚴重,學校也沒取了勸退。只是因為調皮,就更不允許了。




如果嚴重影響其他孩子學習和生活,老師根據實際情況可以這么做,但是感覺有點殘酷。

建議家長看看《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故事是根據真實事件編寫的,講的也是一個一年級的孩子因為太調皮而被勸退的事情。后來入巴學園改變了她的一生。雖然巴學園這種學校模式已經不存在,但是要找一個理解孩子,耐性對待孩子,愿意幫助孩子改變的班主任老師還是有希望的。其次,家長的作用也非常重要,就像小豆豆的媽媽,她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起的作用也非同一般。有耐心、懂得尊重和理解,懂得忍耐等等。一味的批評孩子,只會讓孩子更消極。

同時,也要找出孩子調皮的原因。很多孩子可能就是想被重視或者引起關注,這是一種缺乏安全感和缺愛的表現,家長也要根據自身情況進行分析。




勸退是指勸其退學(或退出)。目前,九年義務教育學校,小學六年初中三年,除重大違紀情況(如違反國家法律、危害民族利益等行為)外是不允許勸退的。一年級孩子太調皮,不好教,老師肯定頭疼,但也不能直接勸退。應該與家長多方溝通,了解情況,家長應與學校做好配合,對孩子進行正確引導。首先確定孩子不屬于多動癥。老師、家長應(一)全方面了解幼兒,找到孩子調皮的原因,老師要取得家長幫助,共同引導孩子。(二)與調皮孩子多交往,如果能取得孩子的信服,孩子自然會轉變,老師應多與孩子交往,做孩子的知心朋友。(三)多給孩子表現自己的機會,讓他有事可做,給予鼓勵與表揚,讓他感覺到有趣并能通過自己的努力而成功,這樣孩子情緒會慢慢好轉,也不會再去搗亂別人。(四)因材施教,對于調皮的孩子更需要老師的耐心和細心。

一個班級多多少少都會存在著一兩個特別調皮的孩子。好動、好奇、好玩是他們的天性,孩子缺乏生活經驗,做事不考慮后果,這就更需要老師、家長的耐心引導,而不是一味地往外推,一味地責罵,否則可能適得其反,孩子變得更“皮”。

當然如果孩子心智上存在一定缺陷,做為家長,應該做好正確選擇。




義務教育階段,顯然不賦予老師這樣的權利。比較可行的辦法還是找家長來商量,共同制定一個可行的解決方案。通過家校的共同努力,慢慢把孩子引導好。

如果家長和老師共同努力,還是解決不了問題,也可以讓家長去求助一些專業的機構,及早的把孩子給糾正過來,以免影響他以后的人生和未來。

這種問題的主因肯定還是出在家庭教育上,所以家長應該為此擔主要責任,更有義務去主動尋求解決方案。而不是簡單地把責任推給學校和老師,這樣對孩子太不負責任了。




老師是沒有權利勸退的,除非孩子犯了什么重大錯!




只是因為孩子調皮,老師找家長勸退,而孩子才上一年級,老師這樣的做法,肯定是不對的。

現在國家實行九年制義務教育,根據法律規定,適齡兒童和青少年都必須接受,國家、社會、家庭必須予以保證的國民教育。其實質是國家依照法律的規定對適齡兒童和青少年實施的一定年限的強迫教育的制度,具有強制性、免費性、普及性的特點。誰違反這個義務,誰就要受到法律的規范。家長不送學生上學,家長要承擔責任;學校不接受適齡兒童、少年上學,學校要承擔責任;學校不提供相應的條件,也要受到法律的規范。

老師這樣做,家長是可以拒絕的。如果學校不接受這個孩子,是要承擔責任的。

我是婷媽,一個七歲女孩的媽媽,美國認證正面管教家長講師,努力踐行不懲罰、不嬌縱的有效管教孩子。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關注“婷媽聊正面管教”,一起聊聊孩子教育的那些事。




首先我要告訴你,老師絕對不可以這樣做!如果老師態度十分惡劣,無法溝通,你可以到校長、教育局等相關處投訴他(她)。

第一、孩子到學校去學習,就是去受教育的。教育學生是每一個老師的責任和義務,是義不容的。因為孩子調皮就勸退,實質就是在推卸作為教師本應該履行的責任和義務,不但是一種自私的表現,嚴重一點說,是違法的。

第二、目前,小學及初中教育在我國屬于義務教育,每一個孩子都有享受義務教育的權利,任何人都沒有權利剝奪孩子受教育的權利。

所謂的義務教育,是根據法律規定,適齡兒童和青少年都必須接受,國家、社會、家庭必須予以保證的國民教育。其實質是國家依照法律的規定對適齡兒童和青少年實施的一定年限的強迫教育的制度。義務教育又稱強迫教育和免費義務教育。我國義務教育的三個基本性質為強制性、公益性、統一性。

其中提到的強制性,又叫義務性。讓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是學校、家長和社會的義務。誰違反這個義務,誰就要受到法律的規范。家長不送學生上學,家長要承擔責任;學校不接受適齡兒童、少年上學,學校要承擔責任;學校不提供相應的條件,也要受到法律的規范。

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都應該保證孩子享受義務教育的權利,絕對不能作出與法律相違背的事情。

第三、調皮淘氣是每一個孩子的天性,天性不可抹殺,但必須加以適當的及正確的引導教育。

評判孩子好壞不能只看聽話不聽話。兒童心理學家對調皮淘氣有這樣的論斷:這是建立在探索欲望上的行動,實際上是一種逆向思維、發散思維,這是發明創造最需要的一種思維,對孩子自發性的成長起著很大的促進作用。

每一孩子都擁有強烈的好奇心。在大人看來司空見慣的東西,在孩子眼里卻是每一樣都充滿了吸引力,他想一個一個的弄清楚。這種淘氣是建立在探索欲望上的行動,并不是壞事。父母、老師應珍惜孩子的好奇心,很好地愛護它、培養它。寬容孩子一時的破壞行為,給孩子提供寬松、安全、合理的環境,鼓勵孩子參與各種嘗試,支持孩子積極主動地去探索事物的奧秘,并在這一過程中促進心智的發展。另外,調皮淘氣的孩子膽大、敢闖、敢干,接觸面廣,這對擴大知識面,發展個性都有好處。避免孩子走上社會后,成為眼高手低、動手能力極弱的書呆子型人才。

當然,調皮淘氣的孩子往往會做出一些冒險的事情,必然也存在更多的麻煩和風險。但是為了避免麻煩和風險,就把他放置到封閉的世界里,動輒打罵,那樣,只會撿起芝麻丟了西瓜,對孩子的成長極為不利。家長一定要配合學校老師,對淘氣孩子,既不要縱容,也不要限制,隨時關注,注意引導,這是保證孩子安全的最好方式。

綜上所述,老師沒有權利全退一個剛剛入學的一年級學生。當然,對孩子的教育,需要家長和老師共同擔負起責任來,尤其需要家長理解并配合老師來完成。




謝邀。這個提問沒有將情況說詳細,因此不能簡單的回答可以或不可以。調皮這是什么概念?玩鬧、控制不住自己做小動作還是要傷害別人?作為家長都會認為是孩子小,不懂事,調皮的。其實,這其中很有講究??赡苁羌冋{皮,也可能是多動癥,也可能是神經障礙。對此,個人認為家長不必先關注勸退,而是要確定孩子是否存在器質問題,如有,在孩子小時要盡早治療的。如沒有,那去和校長談談,作為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無權拒絕孩子入學。




家長可以陪讀啊。有些孩子習慣差,老師沒辦法管教,有的班級七八十學生,這個孩子就影響其他孩子了,班級沒有辦法上課,秩序沒辦法維持,說重了,孩子哭鬧,告訴家長老師罵人了,說輕了,不管用。學校沒有辦法了,不過,家長可以陪讀。我孩子班里有個孩子都是這樣的,上課在地上打滾,偷偷跑出教室,隨意撕書……家長就天天陪讀,老師幫忙糾正孩子的行為。




這個要看實際情況,有的孩子是因為不適應比較約束的小學生活會有不守紀律等行為是會影響教師的課堂教學秩序,這個是可以跟家長溝通慢慢引導,是可以變得越來越好的。但也有從小嬌生慣養的,家長比較溺愛,孩子不服從管教等行為的,需要家長正確對待老師對孩子的教育,配合老師把孩子教導好。還有一種就是智力發育等因素,孩子智力發育遲緩,跟不上老師的教學進度,行為怪異,聽不懂老師說話或是不能自理的情況老師都會建議在上一年幼小銜接,或者去特殊學校。因為這樣的孩子連安全都保證不了,更別說學習了,沒有老師會為某一個孩子的安全搭上自己的職業生涯。同時對這樣的孩子進行勸退也是考慮到孩子的心里因素,因為現在的孩子都很聰明,很快就能看出來智力發育遲緩的孩子的與眾不同,有些會故意欺負、嘲笑,這些都會導致這些孩子心理更脆弱。我接觸過這樣的孩子,也勸退過,建議去上特殊學校,可家長確認為跟正常的孩子在一起會變好,所以家長不愿意我們也只是建議,還是以家長的意愿為主?,F在兩個月過去了,家長發現問題的嚴重性,因為跟正常的孩子在一起就越突顯的她家孩子的不正常。想退學可惜已經退不了,因為孩子已經有學籍了,無法還變了,只能硬著頭皮跟著上。說實話最終受害的還是孩子。

評論列表
查看更多

聲明:本文章來自網友發表,不代表我們的觀點。未作人工編輯處理,也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有涉嫌版權的內容,請立即聯系我們。若您有不同的教育觀點請到公眾號“知嘛家庭教育”發表評論。

直播預告
LIVE PREVIEW

家庭教育困惑
TUTOR CONFUSION

已幫助10萬 + 家庭收獲幸福

專業解決10-18歲孩子

自閉 不聽話 厭學 叛逆 早戀 親子關系差 離家出走
適合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