癡迷電游到不睡覺,為了玩電游逃課,想退學當職業玩家,每次考試都倒數,父母軟硬兼施都無動于衷……無可救藥的學渣偏偏逆襲了。是因為有天才大腦嗎?是因為遇到貴人老師嗎?
模仿有風險,嘗試需謹慎。全然的信任無法由心口不一、內心糾結的人給出。只要孩子的精神雷達還需要耗在跟父母玩“貓和老鼠”或者“你說我猜”上,就別指望TA矯正方向,為自己的人生全力以赴。
壹姐:尹建莉父母學堂金牌輔導員,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兒童早期教育指導師
作者 | 李核桃
「至死也要相信自己的孩子。信任,信任,再信任!」
這話出自于一個普通的韓國媽媽之口。
她兒子洪成浩是個典型「學渣」,每門功課只有20多分,每次考試都倒數。
可高考時,卻以獲贈4年獎學金的優異成績考進名牌大學。畢業后更是進入世界頂級電子公司,是備受矚目的人才。
成浩的一路叛逆和成長,讓我們看到了父母的信任對孩子有多重要。
無可救藥的「游戲中毒者」
成浩從初中開始癡迷電子游戲。
有多癡迷呢?
每天至少玩6個小時,周末基本玩一整天,有時甚至不睡覺,24小時玩游戲。
為了玩游戲,他經常逃課。
全年級505名學生,他考第490名。
老師在他的成績單上寫道:不如你回家吧!
他不以為恥,反而洋洋得意地說:我后面還有15個呢!
孩子這么過分,父母怎么會不著急?
為了喚醒孩子,他們做了很多努力,也走了很多彎路。
他們試過粗暴地打孩子。
可倔強的成浩腹誹道:「雖然你是母親,但我一直忍著不罵臟話……」
他們試圖與孩子溝通,建立對話。比如定期召開家庭會議,讓成浩寫反省書。
成浩卻寫道:「為什么不可以不學習?我不需要大房子,就買個小房子,自己住著就滿足了,就算變成乞丐也沒關系,想活在沒有學習的世界里?!?/p>
各種苦口婆心地勸說。
媽媽連做飯都把他叫到廚房,試圖轉移他的注意力??伤齽傓D個身,孩子又跑去打游戲了。
焦慮之余,媽媽更多的是驚訝:孩子對喜歡的事,怎么可以這么癡迷?
既如此,何不讓他試試喜歡別的事情,取代游戲?
抱著「幫孩子尋找喜歡事情」的心態,父母帶他去旅游。
帶他學舞蹈,參加各種課外活動,而且全程陪伴。
最重要的是,讓成浩自己決定所有事,不讓他從事討厭的事,一點都不勉強他。
父母做出這么大的讓步,成浩后來醒悟了嗎?
仍然沒有。
他死活不愿意放棄游戲,高一時甚至想退學,成為職業玩家。
媽媽痛心疾首:「如果打他就能提高成績的話,我恨不得打他十二下?!?/p>
可孩子軟硬不吃,油鹽不進,還能拿他怎么辦呢?
強制孩子學習,真的有用嗎?
一萬個道理,不如孩子幡然醒悟
既然沒辦法控制孩子的思想,不如試著相信孩子的決定吧!
想成為職業玩家,那就去吧!
盡情地試一次!也許試一次,就死心了。
抱著這樣的心態,父母轉而支持他參加游戲比賽,還鼓勵他:「加油,你可以的,你會拿到冠軍的?!?/p>
誰能想到,轉機就在這里!
成浩遇到職業玩家,輸得特別慘。
多年以后回憶起這次比賽,令他痛苦的不是輸,而是愧對父母的信任。
他想起父母送他到公交站為他加油的樣子,想起一路走來父母對自己的寬容和支持,突然覺得特別抱歉,覺得對不起他們。
他哭了。
「自然后果法」告訴我們:孩子犯錯后,親眼看到不良后果,就會從中接受教訓,然后自行改正。
成浩后面的故事,就是對自然后果法的最好注解。
這次慘敗讓他明白了一件事:我的能力不過如此。
意識到沒有成為職業玩家的能力,他開始考慮新的發展方向。
雖然成績仍然倒數,但他對學習并不排斥,只是單純地想:「沒怎么學過習,這次學學看好了?!?/p>
反正無論學得怎樣,父母都不會放棄他。
他沒有一般學生「我要是學不好怎么辦」的顧慮,也沒有「現在要趕快學習,考上好大學」的壓力。
只是抱著一種「那就試一次」的心態輕松上陣,沒想到下次考試,他居然獲得平均分超過90的好成績!
像對游戲的投入一樣,他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去,僅用一年就考到了全班第二,很快又考到全校第一。
高考順利進入名牌大學。
英國教育家斯賓塞說:「當孩子感到被愛、被信任,奇跡不久就會出現在你眼前?!?/p>
輸掉全部比賽,說明成浩沒有天才大腦??蓛H用兩年時間就超過了很多苦學了十幾年的同學,這該怎么解釋?
精神分析專家李鳴指出:「學習差的孩子,多半是缺乏安全感,能量在內心沖突中消耗殆盡?!?/p>
因為不被信任和支持,孩子不得不拿出一部分精力應付內心的不安、別人的質疑,無法將全部力量投入到學習,自然無法提高成績。
學霸背后,其實并沒有逼著孩子學習的父母,更多的是信任孩子、讓孩子為自己做主的父母。
這兩天,留守女孩鐘芳蓉以676分的成績報考北大考古專業。大家都說這個專業冷門,就業窄,賺錢少。她爸爸卻表示: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會更開心,支持孩子的選擇。
因為信任,他們給孩子自由寬松的成長環境,讓孩子遵循自己內心的決定。
不被打擾的孩子,才能做到真正的全力以赴。
被無條件信任的孩子,有多強大?
成浩考上名牌大學的消息傳開后,大家都不相信。
他拿出錄取通知書,大家仍然質疑:這是不是電腦合成的啊?
別人是否相信不重要,重要的是父母的信任。
成浩媽媽說:
「至死也要相信自己的孩子,信任,信任,再信任!」
「撇開學習不說,我們家成浩叫父母的聲音也很討人喜歡,每天學習新東西的樣子也很可愛?!?/p>
愛的最好證明,就是信任。
因為信任,所以接納。因為接納,所以支持。
因為父母支持,所以孩子再無后顧之憂。而后無論做什么事,都能專心致志,全力以赴。
就算他選錯了,他也會自行承擔后果,自行挽回錯誤,自行改正方向,最終過上自己想要的人生。
神戶大學曾就「父母是否信任我」做過一份調查,根據調查結果將父母分為6種類型:支持型、嚴格型、溺愛型、懶散型、虎爸虎媽型和普通型。
其中,支持型的父母對孩子的信任度最高,他們的孩子,不但生活狀態和收入情況更好,幸福感也是最強的。
因為孩子無論做什么事,都能沉迷其中,享受其中,快樂地堅持到最后。
即使過程中有疲憊,有挫折,至少他初心不改,至少他所拼即所愛。
人生就像一場馬拉松,奔跑的過程中,孩子時而被人超越,時而會想放棄。
決定他堅持到最后的力量,不是父母在后面揚起的鞭子,而是他堅信自己一定能,堅信自己一定行。
鏡像理論說:孩子從鏡子里認識自己,從他人的評價中確立「自我」。自信的孩子,就源于父母從小就給了他強大的自我。
父母無條件信任他,接納他,支持他,愛他。
他才會無論做對還是做錯,都沒有顧慮,沒有負擔。
只需心無旁騖,全力以赴!
作者介紹:李核桃,社科圖書編輯,正走在婚姻路上,探求著育兒密碼。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處理,郵箱tougao@ksjgs.com。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凱叔講故事 ID:kaishujianggushi”。
聲明:本文章來自網友發表,不代表我們的觀點。未作人工編輯處理,也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有涉嫌版權的內容,請立即聯系我們。若您有不同的教育觀點請到公眾號“知嘛家庭教育”發表評論。
2022-07-24 15:23:10
2022-06-20 13:59:21
2022-06-09 17:43:41
2022-07-20 16:50:48
2022-07-07 11:49:28
2022-06-21 11:06:13
2022-06-14 15:19:03
2022-07-17 11:59:16
2022-06-23 09:2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