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孩子寫作業沒忍住打孩子了怎么辦

孩子作業寫錯漏寫也是常有的事,家長不要太著急,就像你說的那樣從培養好習慣做起!

1.培養孩子按時做作業的習慣!

只有按時做作業,時間才會更加合理和充分,孩子會看得更仔細,寫得更從容,避免了晚做作業時,孩子著急慌張,因急于完成作業而出現的寫錯漏寫的問題!

2.為孩子準備個作業小抄本!

一般學校都會要求學生準備個小標本,用來記錄每天的家庭作業,但有的孩子嫌麻煩,只是隨意的在書上一勾,或者折頁提示,這很容易造成寫錯和漏寫!一定讓孩子把作業先抄在小抄本上,既利于查找也有利家長對照檢查作業!

3.培養孩子作業中仔細觀察書寫和作業后檢查核對的習慣!

這個習慣是最終減少和杜絕孩子寫錯和漏寫的根本,只有培養孩子認真仔細作業的好習慣,讓這種習慣自然成為孩子學習的一種本能,才能消除因粗心大意,急躁帶來的錯誤!家長必須要長期關注和培養孩子這個習慣,好習慣受用終身!

培養孩子好的學習習慣是項長期任務,必須堅持才會有收獲!




首先把孩子打了,打都打了,不用后悔,因為我估摸著你以后還要打他。其次,如何培養孩子好的學習習慣,你可以給他規定寫作業的時間,時間到了,不管寫完沒寫完,都不許再寫了,另外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大人最好也不要看電視或者手機,最好也在他身邊靜靜地看書,孩子有的時候會馬虎一點,你可以告訴他寫完作業以后,好好的檢查一下




輔導孩子作業最容易上頭了,其實有很多教育方式,你恰好選擇一種最省事的教育方法。你現在的后悔自責沒有任何作用,這個也不會阻礙你下次打他的理由,你只是覺得打過以后孩子改了,只要再打一次還是可以改的,你想過天天打的后果嗎?雖然題主還沒到這個地步,但是會有這樣發展趨勢。教育孩子還是不要輕易動手,本身輔導孩子作業就容易雞飛狗跳,是因為你覺得太簡單了,你沒有處于他的年紀,和思想交換思考,你沒有通過他這次的錯誤找孩子的根本原因,反而打孩子一頓,就像不會加減法一樣,數字都不熟悉,怎么學加減法,甚至更深的知識。等到高中以后你就不會有這樣的思想了。養成好的學習習慣要靠家長的輔助和督促,找到適合你孩子的學習習慣。讓孩子更進步,這是一場修行,任重道遠。希望能幫到你。




社會上一直流傳著這么一句話,“不輔導作業母慈子孝,一輔導作業雞飛狗跳?!?,這是很多父母在輔導孩子作業時候的真實寫照?,F在升學壓力大,家長輔導孩子作業容易著急上火,一時沒忍住伸手打了孩子也在所難免。

既然打都打過了,你也不必太內疚了,我們上學那會兒,除了女生,有幾個男孩子沒被父母揍過?孩子對父母的愛要遠遠超過父母對孩子的愛,沒有哪個孩子會因為小時候被父母揍過一兩次而記恨父母的。但還是要引以為戒,以后盡量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畢竟打罵孩子很影響你們之間的親子關系。

更重要的是,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不僅跟著父母學習如何說話,也在時刻模仿著父母的行為模式。

如果父母只會用打罵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解決矛盾,那孩子在面對沖突的時候就會很容易情緒崩潰,大喊大叫或者攻擊他人,因為他沒有從父母那里學會如何用正確的方式處理沖突。

只有你自己的心情平復了,才能找出孩子作業寫不好的真正原因。

寫錯漏寫是因為不會寫,還是粗心?

如果是不會寫,你就需要給孩子復習講解具體的知識點,幫孩子真的弄懂這個知識點,而不單單是把作業的某個題目做對,不然下次題目換了種形式還是不會。

如果是因為粗心,就等孩子先把作業寫完,讓他自己先檢查一下作業有沒有錯誤,再拿給你檢查,如果發現有寫錯或者遺漏的,指出來,讓孩子自己去改正。不要嫌麻煩,更不要在旁邊盯著孩子寫作業,

這個是培養孩子細心和自律的過程,讓孩子知道,學習是自己的事,不是父母的事。

如此反復鍛煉一段時間,孩子養成了自己獨立完成作業,自己檢查的習慣,后面你會省心太多太多。

其實每個父母最關心的核心問題,還是如何才能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這里分享3條我一直在踐行的教育準則:

第一點,可能有點顛覆你的三觀,那就是......

不要陪孩子寫作業!

不要陪孩子寫作業!

不要陪孩子寫作業!

重要的事情說三次。

你沒有看錯,不要陪孩子寫作業,這是培養孩子良好學習習慣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礎的一步。

可能你會說,不在旁邊盯著孩子寫作業他能磨蹭到半夜!或者孩子作業不會寫,前面教的后面就忘,感覺好像雞同鴨講,越教越崩潰......

我沒說孩子寫作業不會家長不能輔導,就像我前面說的,先讓孩子自己盡力把作業寫完,能寫到什么程度就寫到什么程度,寫錯也沒關系,重要的是先自己完成作業,然后不會寫的題目,你再針對性的輔導。不要孩子一叫,你馬上就上手幫忙,這會給孩子造成強烈的依賴感,認為陪寫作業是家長應該完成的工作,而不是自己的學習任務。

我家小寶現在上幼兒園大班,剛開學老師就開始教拼音和10以內的加減法,每天放學回來還有好幾頁紙的家庭作業,我也是醉了。對一個5歲的孩子來說,每天要花將近1個小時去寫作業,這需要極大的耐心和自制力才能完成。除了正常的家庭作業,每周還有拼音聽寫,錯一個要訂正一行,有的小朋友聽寫錯的多了,寫到晚上11點也是有的。

在小寶剛開始寫家庭作業那會,我就很鄭重的跟小寶說:“寶貝,從現在開始,老師每天都會布置家庭作業,布置作業是為了幫助你把幼兒園學的拼音和算術記得更牢。學會了拼音,以后就不需要爸爸天天給你讀故事了,你可以自己照著拼音慢慢認字,慢慢的學會自己讀故事了。每天你寫完作業之后,都拿給爸爸幫你檢查一下有沒有寫錯哈,要是寫錯了,咱們要擦掉改正,不然明天交給老師,發現錯了,錯一個要寫一行,那就會寫很久,會耽誤你看動畫片和玩的時間哦?!?/p>

這半個學期以來,小寶一直一個人寫作業,沒有人陪他,我去做飯、看書或者工作,他寫他的作業,寫完拿給我幫他檢查,每天如此。

有一次他拼音聽寫錯了挺多的,要訂正好幾頁紙,再加上家庭作業,前前后后折騰了2個多小時才寫完。中途情緒崩潰,又急又氣的大哭了一陣子,我也只是安撫了一下他的情緒,表示理解他怕作業寫的太久就沒時間看動畫片和玩了,然后就轉身繼續做飯去了,后來他一邊吸著鼻涕一邊寫完了所有的作業和要訂正的拼音。

通過那一次,我想小寶是真的理解了,每天按時完成作業是他自己的事情,爸爸只能幫他檢查有沒有錯誤,作業還是得靠他自己寫完。他可以選擇放學之后馬上寫作業,或者玩一會再寫,實在不想寫等吃完飯再寫也行,但是上床之前必須全部完成,否則第二天一定會挨老師批評。

總之,不陪孩子寫作業可以鍛煉孩子的自律性和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孩子知道學習是自己的事情,而不是父母的工作。那些家長不盯著就不好好寫作業的孩子,自律性和自主學習的意愿就是在父母一次次陪寫作業的過程中慢慢被消耗殆盡了。

第二點,請不要用任何獎勵去激勵孩子學習的進步!

這一點應該會更顛覆你的三觀吧?

其實不僅僅是學習,孩子籃球打的好,舞跳的好,跆拳道練的好,都不要獎勵孩子,但相對的,也不要因為孩子成績不好懲罰孩子。

可能你會覺得很奇怪,孩子學習進步了,考試成績好不是應該獎勵嗎?

你可以偶爾跟孩子一起小小的慶祝一下,為他的成長感到高興,但是請不要用物質去獎勵孩子。

有的家長還會因為孩子一兩次沒考好,把孩子狠狠揍一頓,揍完了又很后悔,第二天要給孩子買玩具帶孩子出去玩,補償孩子。孩子又不傻,你愛的到底是成績還是他,一下子就知道了。

學習成績好會得到獎勵,成績不好會被揍,這種獎懲制度會磨滅孩子本身的求知欲,產生厭學的情緒,因為學習讓他感到痛苦。就算運氣好考上了大學,一旦沒有了父母的管束,馬上就把書本丟一邊玩去了,整天渾渾噩噩,反正只要不是學習,干啥都行。

有多少人自從踏入社會到現在,這么多年了,連一本書都沒看完過?

這就是喪失了求知欲,對這個世界沒有任何好奇心了。

小寶剛學拼音那會,報聽寫錯了一堆回來要訂正,我就告訴小寶:“寶貝,不管是現在報聽寫還是以后等你上學了要考試,得了100分爸爸不會獎勵你,錯了一大堆爸爸也不會揍你,因為考試只是老師檢查你有沒有學會的方法,錯了的地方再多練習練習,改正了就好。學習會讓你變的很厲害,以前你不會拼音,現在你學了就會了,現在你認識不了幾個字,以后你會認識很多很多字,能看懂所有爸爸給你買的書,甚至還能自己寫書給其他小朋友們看,你會越來越厲害的!無論你以后考的好還是不好,爸爸都會給你買好吃的,買玩具,帶你出去玩,爸爸為你做這些是因為爸爸愛你!”

記得當時跟小寶說完這些,他很開心的咧嘴笑了一下,不知道他是因為自己拼音聽寫錯了一堆,但是爸爸沒有生氣而慶幸,還是聽懂了爸爸說的那些話感到開心?

反正我也不指望說一遍他就能真的理解爸爸想要表達的真正含義。

在以后的教育中,我要讓小寶知道,他學習不是為了取悅父母,也不是為了跟別的同學排名次,而是要比昨天的自己懂的更多,能享受學習本身帶來的樂趣,多學一分,有多一分的歡喜,在學習高高低低起伏的過程中感受自己的成長。

第三點,靈魂拷問,孩子的起跑線到底在哪里?

這么多年來,無數的父母一直被“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個強大的魔咒所詛咒著。

自己沒什么存款,集夫妻雙方祖上三代壓箱底的財力,背負幾十年沉重的貸款壓力,也要為孩子拼死爭一套學區房,只為了能給孩子一個好一點的學習環境;

每天早出晚歸工作忙的要死,回來除了做飯做家務還要輔導孩子功課,周末就算要加班也不忘給孩子接送各種興趣班;

完全沒有自己的生活,整個重心都在孩子身上,啥事都不讓孩子干,整天張嘴閉嘴就是學習,家長累,孩子更累......

我們有沒有想過,到底是什么決定了“起跑線”的位置?是家庭出生嗎?是幼兒園嗎?是小學嗎?還是考上名牌大學?

其實,孩子未來踏入社會的那一刻才是真正的起跑線,之前近20年的教育培養都是在為這個起跑線做準備。

我們的孩子將來要面對的是一個更智能化、節奏更快、變化更大、競爭也更激烈的社會。別說十幾年以后了,就是現在,誰也不能保證學個什么技能可以在一行做到老,可能過個幾年,整個行業都會被顛覆掉,而且十幾年之后大學究竟會變成什么樣還不好說呢。

所以,我們的孩子最需要的是自主學習快速迭代的能力和面對不確定性的應變能力,以及對這個世界要抱有強烈的好奇心。這些能力可不是做一些習題,背一些名言警句可以教會孩子的。

最后我想說,作為家長,要接納孩子現階段的缺點,要有足夠的耐心,讓孩子按照自己的節奏慢慢成長成他自己的樣子,不要被社會傳統價值觀綁架,強迫孩子長成你希望的樣子。




如果孩子是粗心大意寫錯或漏寫,那讓他養成寫完后檢查的習慣。如果是因為不會寫而寫錯漏寫,請在寫作業之前復習一遍后才寫,一是可以養成復習的習慣,二是保證不寫錯或少寫錯,增強孩子學習的信心。

讓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1.得有好的生活習慣。(按時睡覺,按時起床,按時吃飯,按時完成作業等。)

2.有堅定的學習目標。(近目標如:下次要考多少分?遠目標如:要考什么學校?長大想做什么工作?為社會做什么樣的貢獻?)

3.有計劃的學習。(如:語文除上課筆記外,堅持課后課外讀文章、摘抄、背誦,美詞美句等)

4.課前預習和準備。(課前預習下一節課的內容。準備本子,筆,直尺等)

5.有重點的學習。(用不同的符號畫好重點,便于復習,讓課本變薄,提高學習效率)

6.課后復習總結。(沒記好的筆記整理好,沒聽懂的問清楚)

7.好的學習環境。(不要在學習時干與學習無關的事,如:孩子學習時家里其它人吃東西,玩游戲,看電視等)

8.好心情。(學習上有困難,家長要幫孩子找原因,為孩子加油打氣,而不是一味的責怪。)

孩子的成長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孩子堅持不懈的努力。更需要家長的耐心和鼓勵。




我覺得這事兒,分2個角度來看。

1是克制打孩子的沖動這方面,我有點經驗。

因為我也是個小學生家長,一沖動也想打孩子,但每次我發現自己只是泄憤而已,并沒有幫到孩子。所以我跟我兒子約定,以后媽媽一開始生氣你要提醒我說stop,然后咱倆冷靜下來想辦法。

這樣還滿有用的,因為我兒子很怕我生氣,所以會經常提醒我。他一提醒我我就冷靜幾秒鐘,或者我們暫停一下,等我繼續變回好媽媽時再戰……

這是兒子送我的母親節禮物,看看這些就舍不得打了哈哈。

第2就是輔導作業時發現孩子的問題,我覺得可以平等地跟孩子交流一下。就是當成一個項目去討論,共同尋找解決方案。

比如我昨晚帶我兒子讀英語,兩三句話讀完秒忘。我暫停了一下,非常心平氣和地問,咱們剛剛讀過,你為什么沒有記住呢?你覺得為什么會這樣???我很好奇。他說,我忘了。我說,那你的灰色腦細胞(這是我們最近看的一本書里提到的,主人公一思考,就說自己的灰色腦細胞工作起來了)在干嘛呢?它們在想什么?他說,在想我昨天看的動畫片,媽媽你知道嗎blablabla講上了,我說停,現在咱們是讀英語時間,你要讓你的灰色腦細胞全都打起精神工作!它們得聽你的,不能讓你聽他們的明白嗎?

他說好吧,然后嘗試集中注意力,很快就讀下來了,然后我就狠狠地表揚他,控制了自己的灰色腦細胞,讓他們好好工作不準偷懶,而且上課時也要這么做,這樣我們就能變成全班成績最好的人!他很開心,覺得是件了不起的成就。

寫作業漏題,我們也遇到過,我們是考試漏題。我問他,你自己覺得,有沒有什么辦法能讓自己不漏題?讓他自己想,他說可以仔細看題,或者做完檢查一遍,我說這2個辦法都非常好,讓他考試時一定要使用。而且平時寫作業時,寫完我會讓他自己想想還有沒有落什么步驟,他會說,哦,我還要檢查。這是他自己總結的辦法,所以印象深刻。

我覺得本質上還是幫助孩子自己去尋找解決方案,如果這事兒是挨頓揍,可能就錯過了幫他的好時機,很可惜。時間久了人家都不愛跟家長交流了,得不償失。

評論列表
查看更多

聲明:本文章來自網友發表,不代表我們的觀點。未作人工編輯處理,也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有涉嫌版權的內容,請立即聯系我們。若您有不同的教育觀點請到公眾號“知嘛家庭教育”發表評論。

直播預告
LIVE PREVIEW

家庭教育困惑
TUTOR CONFUSION

已幫助10萬 + 家庭收獲幸福

專業解決10-18歲孩子

自閉 不聽話 厭學 叛逆 早戀 親子關系差 離家出走
適合家長